Tuesday 24 September 2013

Kerabu 土豆絲

主角:
土豆 > 切絲,泡水約30分鐘,燙熟,過冷河。

配角:
- 紅蘿蔔 > 切絲
- 黑木耳 > 切絲,燙熟
- 蕃茄 > 切小丁

其它:
- 檸檬/橘子 汁
- 小辣椒
- 黃糖
- 鹽
- 瘋柑葉 > 切末
- 姜花 > 切末
- 香茅 > 敲扁,加少量水,用小小火,慢慢煮開,取香茅水。

主角及配角的量,隨意自配
其它料的量,根據個人味蕾喜好,酌量自調
所有配料撈在一起即可


小叮嚀:
- 土豆絲泡水,就是爽脆口感的撇步。
- 土豆絲很快熟,煮過久,就不爽脆了。
   > 水滾時,加點冷水,土豆絲下鍋,攪拌,變半透明即可撈起,過冷河。
- 可以用味增取代鹽。
- 可以用現成的辣椒醬來調味。
- 配角可以隨個人喜好,任意配搭,譬如:日本黃瓜絲,西芹絲,等。
- 也可隨個人喜好灑上些黑白芝麻、花生粉、葵花籽、或堅果類。

Monday 23 September 2013

土豆

第一次接觸《土豆》這個名詞,是在1999年,當時第一次出差到中國大陸,在酒店用第一個早餐時,在buffet line 看到這個名詞《土豆餅》,掀開蓋子,仔細一看,原來是西式料理的hash brown.
當天,向當地的同事瞭解後,才知道從小到大白吃不膩的《馬鈴薯》,在中國大陸叫《土豆》。
它還有個別名叫《洋芋》(這好像是在台灣較通用)。
過後回想,小時候,除了北馬式閩南話的《Kentang薯》,也曾聽人稱它為《荷蘭薯》;長大後,在KL讀書時,那邊的廣東話把它叫着《薯仔》。真沒想到,這個簡簡單單的 Potato,在華人世界里,竟然有著好多個名稱。

Potato,在西式料理,就如咱們的米飯,是每天的Carbohydrate (碳水化合物)基本來源。美國的同事常開玩笑的說,美國餐,不是burger,就是meat & potato
看到美國到處都是胖子,之前我還誤解土豆是很致肥的。
過後,從 Ah-Goo 那兒找一找,知道,它竟然是減肥者及糖尿病患者,最好的米飯替代品。
但,因它偏高的含鉀(potassium)量,腎病患者,只能少量的吃,也不適宜常吃。

小時候,家裡煮的所謂咖喱雞,總是下好多的馬鈴薯,雞則是少少的幾塊,咱小孩們都是放著雞塊不拿,只吃馬鈴薯;那是小時的最愛之一。
(長大後才知道,是因為雞太貴了,幸好,當時咱這些番薯小瓜,就只愛薯)。
印象中,小時候吃的馬鈴薯不論是煮咖喱、ABC湯、做成curry puff、炒罐頭紅燒肉、煮黑醬油等,都特好吃的。
中學以後,因為KFC,才知道它還能“變化”成泥和條,也特迷人、令人上癮的。可是當年,那可是奢侈品,只有想和看的份,很難有機會吃。

當然,開始進入社會後,也開始接觸到跟多樣化的馬鈴薯菜肴和食品,如: hash brownspotato skinbaked potatopotato wedgescurly fries、炒薯粉、potato salad、還有那讓人吃不停口的薯片、等。
最為之一怔的,就是第一次吃到爽脆的、毫無薯的口感的《涼拌土豆絲》。
往後就喜歡上了這種爽脆口感的土豆料理(如麻辣土豆絲、辣拌土豆片、等),還自己泡制了馬泰版的涼拌,《kerabu土豆絲》。

現在,我覺得;土豆!你是百變的!你是百吃不厭的!

常見的土豆
外國七彩的土豆
涼拌土豆絲

Baked Potato

Curly Fries

Curry Puff

炒薯粉

Hash Browns


Potato Salad

Potato Skin
Mashed Potato
French Fries

Wednesday 18 September 2013

開場白

我,Ah Keat,于2011年中,決定從多年來的少肉多菜的飲食習慣,轉為茹素。茹素的念頭源自幾個因素:
- 曾有當藥劑師的同學建議我轉為茹素來解決我的皮膚敏感問題。
- 從事養雞業多年的堂哥,只吃他老媽在家裡養的走地雞,也從他那得知種種關於農場雞的不好。
- 家庭病例背景,肥胖、高血壓、血栓病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等,隨時隨地都可能來叩門。
- 近年來,種種關於畜牧業問題,如:瘋牛症、長肉劑、荷爾蒙针、腦膜炎、抗生素、禽流感、等等。
- 接觸了些讯息及概念,要是全球茹素人口大量增加,將有助於舒緩地球溫室效應、和減少饑荒及糧食危機。
- 認識好多茹素的新朋友,及常有機會參與素食集餐,多了素食烹飪的接觸與交流

茹素由開始的低調、不告訴任何人(除了家庭成員);到後來的人人(包括親戚朋友、同事、工作夥伴、等等)皆知,得到種種不同的反應,有贊成的、有反對的、有問長問短的、有力勸轉回葷食的、有交流分享的、等等。從中也得了好多人們對於茹素的想法,其中有好多是支持及想要茹素的,但,卻都說知易行難!

由開始至今,茹素習慣都秉持着隨喜、隨緣、隨意、隨便的,以茹方便素的方式,不介意肉邊菜、不戒五葷菜、也可以茹蛋奶素。所以在那裡或跟誰用餐,都可以,出差到國外也沒問題。反而是一起用餐的,總是會問“這個你可以吃嗎?”、“那個你能吃嗎?”。
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,沒有可不可以、能不能吃的,只有要不要吃,和該不該吃

突然心血來潮,開啟了這個Blog,純粹想記錄些心得、感想、自己的烹飪成果、參與素食集餐所吃到東西、還有收錄些素食資料(如食譜、素食館、材料營養、等)。然後與其他茹素者共勉之(但願能持之以恆)。